我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 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2024年09月23日)


据10月24日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 ,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

今年以来 ,我国多地遭遇暴雨 、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 ,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 ,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 、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

财政部表示 ,下一步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国债资金监管 ,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有何影响?

综合专家观点,当前时点增发国债,具有多方面积极影响。

一方面 ,中央加杠杆有必要 、有空间,将有力拉动基建投资,释放强烈稳增长信号 。

今年前三季度 ,我国经济持续恢复 ,总体回升向好 。但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宏观政策仍需进一步发力。基建投资是稳增长重要抓手,在四季度地方债发行近尾声的背景下 ,增发国债有助于维持岁末年初投资强度,稳定2024年经济开局。

我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 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2024年09月23日)

“当前稳增长的诉求驱动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但在地方财力不足 ,地方债务扩张受限的情况下,财政发力更多地需要依赖于中央财政,即通过中央政府部门加杠杆 ,弥补居民和企业部门加杠杆空间有限的情况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在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央加杠杆有空间。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宏观杠杆率在过去一段时间上涨较快 ,但主要由企业和居民部门贡献,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这为中央财政赤字融资提供了较大的政策空间 。

另一方面 ,也有助于辅助地方化债。当前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正密集发行,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10月20日 ,有22地已发行或披露了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计划,规模合计9438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欧阳剑环